赠王桂阳别诗三首 其二

客子惨无欢,送别江之干。
白云方渺渺,黄鸟尚关关。
纠纷巫山石,合沓洞庭澜。
行衣侵晓露,征舠犯夜湍。
无因停合浦,见此去珠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王桂阳别诗三首·其二》是吴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写于南北朝时期。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王桂阳离别之情的深深怀念和不舍。

吴均(公元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时文学家、史学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建安王萧伟记室,后被任为奉朝请。在吴均的一生中,他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正是这种经历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赠王桂阳别诗三首·其二》是吴均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客子惨无欢,
送别江之干。
白云方渺渺,
黄鸟尚关关。
纠纷巫山石,
合沓洞庭澜。
行衣侵晓露,
征舠犯夜湍。
无因停合浦,
见此去珠还。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诗人以“白云”、“黄鸟”开篇,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接着,“纠纷巫山石,合沓洞庭澜”两句则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巫山和洞庭的景色比作缠绵悱恻的爱情,增添了诗句的浪漫色彩。

诗人的情感并不仅仅体现在对景物的描绘上。他的心中充满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客子惨无欢,送别江之干”直接道出了诗人送别的心境,流露出一种无法抑制的悲伤情绪。而“无因停合浦,见此去珠还”一句则更是点明了离别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王桂阳的深情厚意。

《赠王桂阳别诗三首·其二》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艺术佳作。它不仅展现了吴均卓越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友情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