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冬至诗

连星贯初历,令月临首岁。
荐乐行阴政,登金赞阳滞。
收凉降天德,萌华宣地惠。
司瑞记夜晞,书云掌朝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冬至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袁淑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冬至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家乡和故乡的深切思念。下面将详细解析该作品:

  1. 作者介绍
  • 袁淑,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阳源,为彭城王刘义康的司徒祭酒,因不满太子刘劭谋害文帝而被害。
  1. 诗歌原文
  • “连星贯初历,令月临首岁。荐乐行阴政,登金赞阳滞。收凉降天德,萌华宣地惠。司瑞记夜晞,书云掌朝誓。”
  1. 诗歌翻译
  • 天文现象接连不断,新月照耀大地,带来寒冷与宁静,大自然开始进入冬眠状态。推荐音乐以安抚阴气,赞美阳光使其停滞。凉爽的秋意降临人间,上天恩泽普降,大地焕发生机。司瑞官记载夜幕中星光闪烁的祥兆,君王誓言治理国家,安定人心。
  1. 诗词鉴赏
  • 这首诗以其简练而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色和社会风貌,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诗歌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转、生命无常的认识,以及对于美好时光和家乡的深深眷恋。

《咏冬至诗》不仅是一首描写季节变化的美丽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时的独到之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