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苏武

奉使穷沙漠,抆泪上河梁。
食雪天山近,思归海路长。
系书秋待雁,握节暮看羊。
因思李都尉,还汉不相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苏武”是一首南北朝时期刘删创作的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对苏武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赞美。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刘删(约465年-约523年),字文叔,南朝梁时诗人。刘删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乱世之中,他的诗作多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和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关注。
  2. 原文节选:奉使穷沙漠,抆泪上河梁。食雪天山近,思归海路长。系书秋待雁,握节暮看羊。因思李都尉,还汉不相忘(《艺文类聚》卷五五)。诗中描绘了苏武在荒漠中的艰苦处境,以及他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3. 诗句解析:诗的前两句“奉使穷沙漠,抆泪上河梁”直接点明诗人的身份和他的使命——出使远方的沙漠地带。接着,“食雪天山近,思归海路长”表达了苏武将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的决心和对故乡的思念。而“系书秋待雁,握节暮看羊”则展现了苏武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坚守。最后一句“因思李都尉,还汉不相忘”,则是苏武内心情感的体现,也是他对忠诚和责任的坚持。

“赋得苏武”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古代英雄人物崇敬之情的诗歌,也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苏武事迹的赞颂,诗人传达了对忠诚、勇气和忍耐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