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德洽区宇,垂衣彰太平。
黄唐惭懋实,子姒恧嘉声。
治家陈五礼,功成奏六英。
汲引留宸鉴,舟航动睿情。
法王唯一法,无生信不生。
因因从此见,果果自斯明。
元良仰副后,含一震鸿名。
龟藏逾启筮,鲁史冠春卿。
日宫佳气满,月殿善风清。
绮钱蔽西观,缇幔卷南荣。
金门练朝鼓,玉壶休夜更。
宫槐留晓合,城乌侵曙鸣。
露光枝上宿,霞影水中轻。
虚薄今何事,徒知恋法城。
和刘尚书侍五明集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刘尚书侍五明集诗》为南北朝时期萧绎所作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帝德洽区宇,垂衣彰太平。黄唐惭懋实,子姒恧嘉声。治家陈五礼,功成奏六英。汲引留宸鉴,舟航动睿情。法王唯一法,无生信不生。因因从此见,果果自斯明。元良仰副后,含一震鸿名。龟藏逾启筮,鲁史冠春卿。
萧绎,即萧绎,字世诚,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他作为南朝梁武帝的第七子,在梁武帝天监十三年被封为湘东王,并在梁武帝时期参与了平定侯景的战争,并曾于江陵讲学不辍,表现出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和刘尚书侍五明集诗》是萧绎对刘尚书侍奉五明集诗的回应或赞美之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太平、帝王治理的赞扬,以及对自己家族的荣耀感到自豪的心情。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看出萧绎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才华的认可,还反映了当时文学与政治紧密结合的文化特色。
《和刘尚书侍五明集诗》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作品,更是研究南北朝时期文化与政治互动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创作背景,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