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亭与吏民别诗

刀笔愧张杜,弃繻惭终军。
贵史寄子长,爱赋托子云。
昔值休明初,以此预人群。
常呼城旁道,更歌忧逸民。
犹抱见素朴,兼勉拥来勤。
定自征伐檀,亦已验惟尘。
晚末牵馀荣,憩泊瓯海滨。
时易速还周,德乏勤济振。
眷言徒矜伤,靡术谢经纶。
矧乃卧沈疴,针石苦微身。
行久怀邱窟,景昃感秋旻。
旻秋有归棹,昃景无淹津。
前期眇已往,后会邈无因。
贫者缺所赠,风寒护尔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亭与吏民别诗》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与民众离别时的情感和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谢灵运(385~433年),晋宋间诗人,出身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他出身名门,才华出众,但仕途坎坷,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

  2. 诗歌原文:刀笔愧张杜,弃繻惭终军。贵史寄子长,爱赋托子云。昔值休明初,以此预人群。常呼城旁道,更歌忧逸民。犹抱见素朴,兼勉拥来勤。定自征伐檀,亦已验惟尘。晚末牵余荣,憩泊瓯海滨。时易速还周,德乏难济振。眷言徒矜伤,靡术谢经纶。矧乃卧沉疴,针石苦微身。行久怀丘窟,景昃感秋旻。旻秋有归棹,昃景无淹津。前期眇已往,后会邈无因。贫者阙所赠,风寒护尔身。

  3.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谢灵运作为一位官员与民众告别时的复杂情绪。他既感到遗憾和羞愧,因为自己未能充分发挥才能和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流露出对民众的关心和担忧,担心他们的未来生活。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常呼城旁道”,“暮光苍然”等句子,都展现了谢灵运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5. 历史影响:《北亭与吏民别诗》是研究谢灵运文学创作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北亭与吏民别诗》不仅是一篇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谢灵运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一个时代背景下士人与民众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