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不再见,怅望穷此晨。
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
洲渚敛寒色,杜若变芳春。
无复归飞羽,空悲沙塞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乡关不再见,怅望穷此晨。
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
洲渚敛寒色,杜若变芳春。
无复归飞羽,空悲沙塞尘。
《早发扬州还望乡邑》是隋朝诗人孙万寿的作品,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孙万寿,字仙期,隋朝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人。生于不详,卒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岁。孙万寿少时跟随熊安生学习五经和子史,初仕滕王文学,因衣冠不整被配防江南。后随行军总管宇文述典军书,再随文帝征拜豫章王长史。孙万寿晚年授大理司直,卒于官。
原文及译文:
乡关不再见,怅望穷此晨。
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
洲渚敛寒色,杜若变芳春。
无复归飞羽,空悲沙塞尘。
整体赏析:
孙万寿的《早发扬州还望乡邑诗》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表达,孙万寿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