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桐诗

摇落依空井,生死尚馀心。
不辞先入爨,惟恨少知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桐诗》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作品,而非隋朝陆季览所作。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余。  
叶生既婀娜,叶落更扶疏。  
无华复无实,何以赠离居。  
裁为珪与瑞,足可命参墟。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朓创作的五言古诗。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与同族前辈谢灵运并称“大小谢”,是南朝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曾任尚书吏部郎等职,但因遭受谗言而被召回京师后陷入困境。他的诗歌以山水诗著称,与谢灵运并称为“大小谢”,对后世影响深远。

《咏桐诗》通过对桐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生死、知音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摇落依空井”形象地描绘了桐树在秋风中摇曳的情景,仿佛它正依傍着空寂的水井,暗示着生命的孤独与静默。诗中的“无华复无实”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虚妄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而“裁为珪与瑞,足可命参墟”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的认识,以及通过象征性的制作来寄托哀思的情感。

《咏桐诗》是南北朝时期谢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