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春日望海

韩夷愆奉赆,凭险乱天常。
乃神弘庙略,横海剪吞航。
电野清玄菟,腾笳振白狼。
连云飞巨舰,编石架浮梁。
周游临大壑,降望极遐荒。
桃门通山抃,蓬渚降霓裳。
惊涛含蜃阙,骇浪掩晨光。
青丘绚春组,丹谷耀华桑。
长驱七萃卒,成功百战场。
俄且旋戎路,饮至肃岩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春日望海》是唐代许敬宗所作的一首诗,而非杨师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战争胜利的喜悦,展现了唐朝初年的政治氛围和社会风貌。

在诗作中可以看到许敬宗对于国家统一和边防安全的高度重视。通过“韩夷犯奉赆,凭险乱天常”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边疆不稳定因素的担忧,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接着,“乃神弘庙略,横海剪吞航”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朝廷决策的英明和对军事行动的赞扬,强调了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广阔的疆域。

诗人通过对大海的生动描绘,传递了一种壮阔而充满力量的感觉。例如,“电野清玄菟,腾笳振白狼”一句,不仅用“电”、“玄菟”、“白狼”等词汇形容海面上的景象,而且通过“腾笳”一词,传达了军队行进时雄壮的声音和气势。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国家的密切联系。

诗中的一些句子,如“桃门通山抃,蓬渚降霓裳”,通过具体的地名和神话色彩的描述,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这样的修辞手法使得整个诗歌不仅是政治颂歌,也是艺术的展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诗的结语部分,“周游临大壑,降望极遐荒”展示了诗人对远大的志向和对未来的展望。这种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抱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整体而言,《奉和春日望海》不仅仅是一首赞美海洋美景和国家强大的诗歌,更是一种政治立场和艺术追求的体现。

《奉和春日望海》是唐代许敬宗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国家统一、边防安全的颂扬,展现了唐朝初期的政治氛围和社会风貌。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国家力量的象征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