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虽天纵,主世乃无由。
何言泰山毁,空惊逝水流。
及门思往烈,入室想前修。
寂寞荒阶暮,摧残古木秋。
遗风暧如此,聊以慰蒸求。
和谒孔子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谒孔子庙》是唐朝诗人刘斌的作品,并非李百药所作,而是一部五言排律。下面将从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品赏析、写作背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作品原文:性与虽天纵,主世乃无由。何言泰山毁,空惊逝水流。及门思往烈,入室想前修。寂寞荒阶暮,摧残古木秋。遗风暧如此,聊以慰蒸求。
作品注释:性与虽天纵,主世乃无由。何言泰山毁,空惊逝水流。及门思往烈,入室想前修。寂寞荒阶暮,摧残古木秋。遗风暧如此,聊以慰蒸求。
作品赏析:刘斌的这首诗通过对孔子庙的描写,反映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先贤的追思。诗中表达了对孔子及其弟子们高尚品德的敬仰,以及对其思想文化影响的深刻领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坚守。
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隋末唐初时期,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于儒家文化的尊崇以及对孔子等历史人物的纪念之情。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也能够窥见作者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追求。
作品评价:刘斌的《和谒孔子庙》被后世学者认为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它不仅是研究唐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斌的《和谒孔子庙》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敬仰之情的诗歌,也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能够欣赏到古代文人对于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