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山

灵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盖云阴远,香炉烟气多。
石梁高鸟路,瀑水近天河。
欲知闻道里,别自有仙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山》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一首山水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背景:储光羲是唐代官员,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多描绘农家生活和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与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

  2. 诗歌内容:在《咏山》中,作者从赞美庐山的灵异之美入手,表达了隐居庐山如同身处蓬莱仙境的意境,并巧妙地点出了这种隐居生活的独特韵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超然心境的世界。

  3. 艺术特色:《咏山》在结构上采用了较为工整的五律形式,内容上紧扣“泉”字,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整首诗的语言平实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灵山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情趣。

《咏山》作为储光羲代表作之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山水诗,它更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山水的审美追求和心灵寄托,以及山水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