嶙峋高峙小清前,直达山根泊画船。
半顷遥浮红日动,一峰半与白云连。
扪萝倏可凌霄外,载酒还看到斗边。
南望群峰无数处,何如孤嶂插青天。

诗句释义:

  1. 嶙峋高峙小清前,直达山根泊画船。
  • “嶙峋”形容山石参差不齐的样子,”高峙”则表示山峰挺拔独立。
  • “小清”可能是地名或指代某个小清流。
  • “直达山根”意味着船只能够直接停靠在山脚。
  • “泊画船”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景色,船只停靠在平静的水面上,如同一幅画作一般。
  1. 半顷遥浮红日动,一峰半与白云连。
  • “半顷”是时间的短暂表达,暗示着时间之短暂和美景的易逝。
  • “遥浮”描绘太阳在空中缓缓升起的景象。
  • “一峰半与白云连”描述了山峰与云朵相接的画面,给人一种朦胧、梦幻的感觉。
  1. 扪萝倏可凌霄外,载酒还看到斗边。
  • “扪萝”指的是攀爬,形象地描述了登山的过程。
  • “凌霄外”意味着已经到达山顶,接近天空。
  • “载酒”可能表示携带美酒,增添旅途的乐趣。
  • “看到斗边”比喻站在山顶俯瞰大地,仿佛能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一样。
  • “斗边”通常用来描述高处,这里用以比喻山顶。
  1. 南望群峰无数处,何如孤嶂插青天。
  • “南望”意味着向南方眺望。
  • “群峰”指的是众多山峰。
  • “无数处”表达了数量之多和分布的广阔。
  • “孤嶂”则是指孤立的山峰,强调其独特之处。
  • “插青天”形容山峰直入云霄,与天空融为一体。
  • 这里的对比突出了孤嶂的美丽与群峰之众的不同。

译文:

嶙峋的山峰高耸独立于清澈的小河流前,直达山脚停泊着画中的小船。
短暂的时光中,半顷远观红日缓缓升起,一座山峰似乎与天空相连。
攀登时可以触摸到云端之上,带着美酒来到高处俯瞰北斗七星,犹如站在天际边。
向南望去无数的山峰连绵不断,但相比之下,只有这孤耸的山峰才能插入蓝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山水画面。首句通过“嶙峋”和“小清”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山石峥嵘、水流清澈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写,将观景者的心情从静谧的观赏转变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用“南望群峰无数处”和“何如孤嶂插青天”这样的句子来表达自己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