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幸江南时闻民歌

我儿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困随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隋唐演义》是清代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为吴敬梓。全书以唐朝末年到宋朝初年的史实为基础,虚构了从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大唐王朝直到杨广南游至扬州的整个故事,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巨著。

《隋唐演义》中的“炀帝幸江南时闻民歌”是小说中的一段情节。在书中描述的是隋朝末年,唐军攻破洛阳后,隋炀帝朱元璋逃往南方避难的故事。此时,扬州城内流传着一首反映人民生活苦难的民谣:“百姓苦不堪言,水深无处可藏。”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

《隋唐演义》通过这段情节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关注,并通过对炀帝逃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描写,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