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困随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我儿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这首诗描述了隋炀帝征东时,其子不幸战死,自己又被迫在运粮途中劳累至死,反映了隋炀帝的荒淫无度和对人民的残酷掠夺。

  1. “今我挽龙舟,又困随堤道。”这一句描绘了隋炀帝巡游江南时的艰难困境,龙舟行进中的种种困难和劳顿。

  2.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这句诗揭示了当时国家面临的严重饥荒状况,人民生活困苦,食物匮乏。

  3.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担忧,长途跋涉中的生存困难使得他感到无法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4.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通过描写荒凉的沙漠和飘散的烟草,传达了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生命的无情践踏。

  5.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和家中老人的深切思念和悲痛心情,这种情感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6.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诗人表达了强烈的呼唤和渴望,希望能有正义的男儿出现,为这些无主的尸体找到归宿。

  7.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通过这个愿望,诗人希望这些无主的死者能够返回故乡,得到安息,结束他们无尽的流浪和悲伤。

这首诗不仅揭示了隋炀帝统治时期的残酷暴政和对人民的剥削,也展现了诗人对战争、饥饿和死亡的恐惧和无奈。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释,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