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讳誉,字安远,陇西狄道人也。水行膺运,大启鸿名。云气降祥,世官命氏。飞将立功,克昌之道弥盛;武昭分派,霸业之助有云。曾祖僧养,随赠使持节大将军荆、淮、浙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毓德埋照之几,卷怀前代;追远饰终之策,见旌身后。祖,周司徒肃文公,和邦国而五教以宽,理阴阳而四时不忒。父广达,随柱国成阳公,武艺绝伦,英姿秀出。效彰沙浣,绩著蕃维。公长发庆灵,近资遗训,才望既华,民誉俄远。仪表焕以傍照,灵府豁以洞开。捎云蔽日之姿,虽因地势;冲波截流之志,将运天池。随大业中,以功臣之子授正平县令,虽庭中宇下,非骏骥所游;文阳缦阴,异割鸡之用。犹心存治术,勤恤民隐。丧乱方始,阖境蒙赖。寻而,帝将迁德,情切乐推,举全邑而会兵。几宁,唯杖剑命前驱,而清驰道,是用分麾,拜银青光禄大夫,绛郡太守。仍从麾旆,问罪商郊。授右一统军,即行军总管也。寻封正平县开国公。利涉河广,非复滹沲之疑;先据永丰,还符敖庚之说。屈突通未悟兴王,尚乖同德。公率领骁锐频破支军,寻与大军相会,乃纳降款,以功授金紫光禄大夫。又进平弘农,即镇陕部。皇上亲御戎轩,载清瀍洛,授公行军总管,频破贼徒,授光禄大夫。武德元年除上柱国右武卫大将军,华阳冲要,控驭遐远。连率之重,允归才望。除使持节总管,梁、兴、通、洋、巴、安、集七州诸军事、梁州刺史。武德二年,定封德广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以内营总管从皇上平刘武周于晋阳,军还,授右翊卫大将军。又从平王世充、擒窦建德、灭刘黑闼、枭徐圆朗。攻战之术,气冠万夫;赏命之行,并驱三杰。六年出为使持节、金、直、南、丰、迁、洵、房六州诸军事,金州刺史。公数年之中,总督二部,王化伊始,风俗未和。纠之以威刑,训之以礼教。声绩之美,独擅当时。八年入为右卫将军,以本官授行军总管,权检校晋州都督。贞观元年,大义功臣,用弘赏典,别食益州,封户三百,仍除使持节都督,潞、韩、辽、泽四州诸军事、潞州刺史。公以兹善政,牧此精
唐故左光禄大夫上柱国德广郡公李公墓志(李誉墓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誉墓志》是唐代碑刻,公元641年镌立,欧阳询小楷书写。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墓志呈正方形,高、宽58.5厘米。四周志墙镌刻十二属相图案。考证有序,十分难得的碑刻佳作。该墓志正文三十六行,每行三十六字。实存1249字。字属小楷,字幅约1厘米。
该墓志首句为“公讳誉,字安远”,因此该志志名为《李誉墓志》,也可称为《李安远墓志》。《李公墓志》约立于贞观8年(公元634年)或贞观15年(公元641年,同年欧阳询逝世)。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九成宫醴泉铭》书写时间最近的欧阳询楷书,读者可将二者加以对照,看看大师的书风变化。这篇墓志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属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可能是欧阳询最后一篇墓志。墓志主人为李誉,与丘师均为大唐开国名臣,因此其二人之墓志由欧阳询公书写,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奇了。
这篇墓志像很多其他初唐墓志一样,未署撰书人名款,以致对此今人争议不断。现姑且收录在欧阳询名下。
赏析
马啸: 《李誉墓志》 ,唐贞观八年书刻。此志近年出于陕西,具体地点未详。志石今或归私家。墓志因未著书者之名,故其归属颇多议论,有认为欧阳询亲笔,有认为民间学欧书。但从此墓志盖篆书观察,书者应是欧阳询,因其中多字与欧书《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和《皇甫君碑》碑额篆书相重。 初唐墓志多不署撰书人名款,以致今人争议不断。与欧阳先生最为著名的《九成宫》相比,此志书法更加灵活、生动。如果说《九成宫》充满着理性色彩的话,《李誉墓志》拥有更多的感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