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修长的竹枝早早迎接着秋风,淡淡的月华洒满了空城。

一只鸿雁向银河飞去,寂静的夜里,传来千家万户捣衣的砧声。

季节飞快地推移,转眼已秋冬,闲散里,我空怀着未曾了却的心意。

我反复吟诵你秀美的诗句,不觉天色将晓,已听见早鸦乱啼。

介绍

此诗描写诗人卧病深秋的寂寞心情,并对友人赠诗表示谢意。前半首写秋夜,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结构颇为严密。

全诗结构严谨,清幽淡雅。诗人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又赞扬友人寄赠的诗章,感情真挚,表现出诗人与友人的真挚友谊。

注解

程近:人名,事迹不祥,从诗题看,当是诗人的诗友。

簟:竹名。《说郛》载:“簟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六七尺。”

空:形容秋天清虚景象。

月华:月光。

砧杵: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砧:捣衣石。杵:捣衣棒。

节候:节令气候。

心期:心愿。

赊:落空。

向来:刚才。

赏析

《瀛奎律髓》:“砧杵夜千家”,必旅中。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何必旅中方有砧声?此说固甚。又:三四清远纤秀,通体亦皆清妥。结和字密。

《初白庵诗评》:“秋”、“夜”二字极寻常,一经炉锤,便成诗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