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鲁门泛舟二首

【其一】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其二】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其一】

夕阳落了,白沙更亮,天空倒映水中;水波摇,石影动,流水回旋萦绕。驾起小舟,乘着月光,沿着溪水转,恍如王子猷山阴雪后寻访戴安道。

【其二】

水似青龙盘绕着石堤,鲁门西桃花夹岸。假如在这晶莹月色中泛舟,王子猷雪夜访友的潇洒又岂能比拟!

介绍

这两首诗描写月夜泛舟的情趣,不但概括了许多自然物独特的形态,也勾勒出波摇石动、舟寻溪转和桃花夹岸的生动画面。两首诗都是前面写景,后面抒情,且都提到王徽之雪夜访戴的典故,反映了诗人豪迈洒脱的风貌。全诗写景入妙,用典无痕,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平。

注解

东鲁门:据《一统志》记载:东鲁门在兖州(今山东曲阜、兖州一带)城东。

沙:水旁之地。

天倒开: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萦回:萦绕回旋。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诗:“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

泛月:月下泛舟。

寻:这里是沿、随的意思。

山阴:今浙江绍兴。山阴雪:据《世说新语·任诞》记载:东晋人王徽之家住山阴,一夜大雪,四望一片洁白,忽忆好友戴逵家在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就乘船去访问。经过一夜的时间,才到达戴的门前,却不入门而回。人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阴:一作“隐”。

盘:环绕。两句意为:河水像青龙一样环绕着石堤,流向桃花夹岸的东鲁门西边。

何啻(chì):何异。

风流:这里指高雅的行为。

剡溪(shàn):又名戴溪,在今浙江嵊州曹娥江口。

赏析

《唐诗绝句类选》:此诗缀景之妙,如画中神品,气韵生动,官然入微。

《增订唐诗摘钞》:前二句写景,极着意,后便写得流利,此章法也。

《唐诗笺注》:“日落沙明”二句,写景奇绝。少陵造句常有此,而此二句毕竟是李非杜,有飞动凌云之致也。下二句日落泛月,寻溪而转,清境迥绝,故疑似王子猷之山阴雪后来也。诗真飘然不群。

《诗式》:开首两句言泛舟时景,一句平直叙起,一句从容承之。三句宛转*化,始见工夫。四句顺流而下,绝无障碍;“疑是”二字活着,言泛舟之兴,*于王子献也。清婉。

《李太白诗醇》:翼云云:日光落下,照沙而明,有似乎天在下者,故曰“*开”。巧致已开晚唐人之境。谢云:缀景之妙,窈然入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