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
译文
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
夕阳西沉,桑柘树林映照出长长的阴影。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来。
介绍
此诗写了鹅湖山下的一个村庄社日里的欢乐景象,描绘出一幅富庶、兴旺的江南农村风俗画。全诗虽没有一字正面描写社日的情景,却表达出了社日的热闹欢快,角度巧妙,匠心独运。
注解
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不但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
鹅湖:在江西省铅山县,一年两稻,故方仲春社日,稻梁已肥。稻梁肥: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
粱:古代对粟的优良品种的通称。
“豚栅”句:猪归圈,鸡归巢,家家户户的门还关着,村民们祭社聚宴还没回来。豚栅(túnzhà),小猪猪圈。鸡栖(qī),鸡舍。对,相对。扉,门。
桑柘(zhè):桑树和柘树,这两种树的叶子均可用来养蚕。影斜:树影倾斜,太阳偏西。春社散:春设的聚宴已经散了。
醉人:喝醉酒的人。
赏析
《鹤林玉露》:农圃家风,渔樵乐事,唐人绝句模写精矣。余摘十首题壁间……张演(按本诗作者一作张演)云:“鹅湖山下稻梁肥……”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弼为实接体。周敬曰:衢谣壤歌,点缀太平景象如画。
《唐诗别裁》:极村朴中传出太平风景。
《诗法易简录》:画出山村社日风景。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社日》、《古意》)以下皆是名篇,而不能指其佳处。
相关推荐
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译文: 在鹅湖山下,稻谷丰满,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 猪圈里的鸡窝半开着门,村民们开始收拾农具准备休息。 桑树和柘树的影子斜斜地洒在田野上,春天的社祭活动也结束了。 家家户户都有喝醉的人回家,酒气醺醺。 注释: 1. 社日:古代中国农历二月、五月和九月的第三个戊日,人们会举行祭祀土地神的节日,称为“社日”。
注释: 今朝社日寒犹力,燕子还寻五柳家。 宰肉不沾吾分薄,强斟聋酒度年华。 注释: 今日是社日,虽然天气寒冷,但我依然坚持锻炼;燕子还在找它们的巢穴,我则回到家乡。 宰杀的肉没有沾到我的身上,我尽力地喝酒,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宁静的画面,通过诗人与燕子、家人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首句“今朝社日寒犹力”,诗人以“社日”为题
【注释】 社日:农历二月初三。社,指土地神。 浊涧回湍激:浊涧,山间水流混浊的溪流。回湍,水流曲折回转。激,水激石声。 青烟弄晚晖:青烟,烟雾缭绕。弄,撩拨。晚晖,夕阳余晖。 缘随春酒熟,分与故山违:缘,缘分或机缘。分,分别或分离。故山,故乡。违,远离。 社鼓喧林莽,孤城隐翠微:社鼓,民间祭祀用的鼓。喧,声音嘈杂。林莽,林木茂密的地方。翠微,青翠的山峦。 山花羞未发,燕子喜先归:山花
社日 割少诙谐语,分均宰制功。 灵祇依古树,醉叟泥村童。 万里开耕稼,三时顺雨风。 行春从此乐,着意酒杯中。 注释: 1. 割少诙谐语:指在社日这天,人们会开玩笑说些幽默风趣的话语,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2. 分均宰制功:意为在分配土地和制定规矩上,能够公平公正地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3. 灵祇依古树:指神灵依附在古老的树木上,暗示社神或土地神的存在。 4. 醉叟泥村童
【注释】 社日:指古代的祭社日。社日,即土地节或祭祀土地神的日期。 山郡:地处山区的郡县。 社时:社日,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吏:官吏。 独成闷:独自闷坐。 行塘:池塘。 阅(读作:yuè):观赏,欣赏。 夕扉:傍晚的门户。 遥思里中会:遥想与乡里的聚会。 心绪:心思情绪。 怅微微:心情惆怅的样子。 【译文】 我处在山中的县衙,空闲无事,到了社日这一天,可以回家休息了。 坐在官署的小阁楼上
百谷登场酒满卮,神林箫鼓晚清悲。 蝉依疏柳长言处,燕委空巢大去时。 幼学已忘那用忌,微聋自乐不须医。 伤心故里鸡豚集,父老逢迎正见思。 注释: 社日:指古代祭祀土地和五谷的日子,也指春分前后。 百谷登场:百谷都成熟了,丰收的场面。 神林箫鼓:山林中传来的箫声与鼓声。 长言处:长时间地栖息在树上。 燕委:燕子筑巢。 微聋:轻微耳聋。 伤心:悲伤。 故里: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社日那天所作
【注释】 坎坎:击鼓声。社日:指农历二月初二。 放翁:南宋诗人陆游的字。无社酒:没有社日饮酒的习惯。 闭户:关闭房门,闭门不出。课:阅读。残编:指未完的书稿。 【赏析】 诗中描写的是陆游在二月初二这天过社日的情景。社日是中国传统的祭地神的日子,人们要祭祀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家家户户都有吃社饭、饮社酒、赛社火、打太平鼓等习俗。这首诗是陆游在这天所做之诗。 首句“坎坎迎神鼓”,点出了“社日”的主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社日:社日是指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通常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这个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土地神和农业神。 四郊社鼓响枫林:这句话描述的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四郊的鼓声在枫林中响起的情景。鼓声象征着喜庆和热闹。 朝雨方晴晚复阴:这句话描述了一天中从早晨到晚上的变化。早上下雨后天气变得晴朗,到了傍晚又下起了雨,天空再次变得阴暗。 稚子求聪多啖藕
社日 听到东风急促,吹干小径上的泥泞。 雨多花儿早早开放,水满燕子飞舞低垂。 贫女不知道纬线编织,幽人只能在这里栖息。 依依不舍怀念去年,摘取清茶在白坛西头。 译文: 春风急促地吹过,将小径上的泥泞吹干。 春雨太多,花儿早早地绽放。河水涨满了,燕子飞翔得很低。 贫穷的女子不知道织布的技巧,隐士就只能这样栖息。 我依依不舍地怀念去年,去西头的茶园采摘新鲜的茶叶。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词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社日”是中国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诗人在《社日》中借社日抒发自己的感情。全诗以社日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事的忧患意识。 【答案】 注释
【注释】: 社日 :指农历二月初三。 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雨中垂柳的柳条细长柔弱,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波纹如花纹般细腻。 清欢唯煮茗,美味祇羹芹:清闲的快乐只有煮茶,美食只有芹菜。 饮不遭田父:喝了酒不遇到乡里人。 举趾待耕耘:一举足就要到田里去干活。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春社日这一天的悠闲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农事活动等细节
社日 燕子今年掯社来,翠瓶犹有去年梅。 丁宁莫管杏花俗,付与春风一道开。 注释: - 燕子:这里指的是家燕。 - 掯(zhé)社:筑巢。 - 翠瓶:绿色的瓶子,用来装水或花。 - 丁宁:提醒,告诫。 - 管:不管。 - 俗:庸俗。 - 春风:春天的风。 - 一道:一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燕子归来的情景。首句“燕子今年掯社来”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燕子今年回来筑巢的情景
社日 日暖泥融燕子飞,海棠深浅注胭脂。 一杯社日治聋酒,报答春光烂漫时。 注释:社日,指古代的社祭日,也就是土地神的生日或祭祀日。日暖泥融,燕子飞,说明春天来临,温暖和煦;海棠深浅,注胭脂,形容海棠花儿色彩艳丽。治聋酒,即醉人酒,用来形容春光烂漫时人们陶醉其中,忘记了烦恼。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美丽的景色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诗中“日暖泥融”和“燕飞”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作品,名为《社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注释】: - 端居:指闲居在家,不参与政事。 - 节序:节日和季节交替的时间。 - 物化:指万物的变化与自然现象。 - 岫(xiù):山峰。 - 深村:幽静的村庄。 - 社雨:祭祀时用的雨水。 - 溪花红映屋:溪边的花朵映照着房屋。 - 阶树绿平阑:台阶旁的树木长满了绿色,形成了一道屏障。 -
【注】丘邻:村中邻居。 【译文】:春社日,雨停了散了青烟,白发老人相别已经相隔一年,他忽然派小儿子去给神社讨钱,以祭祀土地神。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春社的诗。诗人用朴实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农民欢欢喜喜迎接社神、祭祀土地神的动人场景。“丘邻雨止散青烟,白叟相违已隔年”二句写景,渲染了春社日的气氛;“忽遣大儿三角结,打门来觅社神钱”两句写人,突出人物的活动;“白叟”是作者自比
【注释】 甲子:农历的纪年。甲、子均为天干,合称“甲子”,即六十甲子。频:屡次的意思。入短篇:指在《甲子杂诗》中多次出现。五戊:指农历五个月。五戊即五日为一旬,一个月有十天,则五旬共六十日,以十天为一旬,故云五戊。春田:春天耕种田地。平戎策:安定边疆的策略。止酒:饮酒。祭社钱:祭祀土地神的钱,也泛指祭祀。红树花秾:红花盛开的树木。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
社日 嶂隐层层树,溪流片片花。 看云连石室,听雨满山家。 目短书疑字,牙疏饭怯砂。 日长初试水,分得社前茶。 注释: ①嶂:山岭。 ②“层”:叠嶂。 ③“片”:一溪流。 ④“石室”:指山中石屋。 ⑤“山家”:农家。 ⑥“目短”:眼睛因近视而看不清远处的东西。 ⑦“齿疏”:牙齿稀疏。 ⑧“砂”:指米粒。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社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全诗共八句
【注释】 1.社日:指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2.祈赛:祈求神灵保佑。 3.喧哗:喧闹、嘈杂。 4.鸡豚上戊:指祭祀时宰杀鸡猪等牲畜。 5.莺燕东风:指春风和煦。 6.丛祠(cóng zhōu)祭罢集神鸦:指祭祀完毕后,聚集在祠堂里祭祀用的乌鸦。 7.濒湖:靠近湖水的地方。 8.伤多潦:被水淹了。 9.预祝汗邪载满车:指预先祝愿健康长寿。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读懂全诗大意,然后逐句赏析。 社日:指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土神的生日,又称“土地诞”“地头生日”。 春风帘幕驻晴云,社酒杯深我对君:春天的风把帘幔吹得停歇,晴空中飘浮着团团白云。我举起酒杯深情地向你祝福。 燕子未来花不语,绿芜寒雀共斜曛:燕子还未飞来,花儿也无声地开放了,而那些在寒冷的傍晚归巢的寒雀也在斜晖下鸣叫。 赏析:
社日 社鼓年年响,村醪处处同。 物丰人自乐,赛尽蜡还通。 庭院来巢燕,江湖叫塞鸿。 炮羔兼䐑脍,随地得民风。 注释: 社鼓:指祭土地神的鼓。 村醪(láo):村酿的美酒。 物丰:物资丰富。 蜡:这里指蜡烛。 炮羔:指杀羊。 䐑(fán)脍:指切细肉为脍。 赏析: 《社日》是一首描写农村风俗生活的诗。首联“社鼓年年响,村醪处处同”,诗人描绘了乡村每年社日都热闹非凡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考生应先理解诗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本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描写了社日的风俗,第三四句写诗人观景的感受,后两句写诗人的想象。“燕自南来鸿北飞”写的是春天来临燕子北归,大雁南迁的景象;“田家社饮醉扶归”说的是农民们在社日这天欢聚在田间举行祭祀活动,喝得大醉之后回家的情景;“月明水阁横吹笛
社日,社是祭祀土地神和五谷之神的日子。 那无酒,没有酒来祭拜,是因为时局危急,看不到春天的到来。 闭门防过卒,为了防止盗贼的入侵而紧闭门户。 烧纸赛田神,在田间举行祭祀活动来祈求丰收。 已叹耕锄废,已经感叹农事的废止。 终伤杀掠频,最终伤害和掠夺频繁发生。 鸡豚久萧索,很久了鸡和猪变得稀少。 未敢怨风尘,不敢埋怨战乱和动荡的社会。 注释:社日:指农历二月、三月上丁之日,为祭社稷的日子。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社日》。 首联:“社曰日暄风气鲜,溪光野态簇春妍。” 释义:社日天气晴朗,暖阳和煦,春风拂面,溪水清澈,野景优美。 注释:社日,指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暄,温暖。风气鲜,形容春风拂面的感觉。溪光野态,形容溪水清澈,野景优美。簇春妍,聚集成春天的美景。 颔联:“低飞燕子剧自语,点注桃花娇可怜。” 释义:低飞的燕子在天空中盘旋着,低声交谈;桃花点点,娇嫩可人。 注释:低飞燕子
【注释】: 社日:指立春后的第一个已巳日,古代在这一天祭祀土神的日子。 钤北愁多难:钤(jīn),指今陕西西安一带,因古时以铜为印,故称铜印。 将过春:快要到春天了。 王谢燕:指东晋王导和谢安两位大族的后代,他们曾于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宴会,叫“斗鸡会”,也叫“元日登高会”。 葛怀民:唐代诗人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杏桃烟际红相向:形容杏树桃花在烟雾中显得红艳而相互辉映。
社日 竹里山堂午后开,樱桃酒熟客频来。 社中人少宜添燕,春半花多总让梅。 昼静棋声连竹响,香残云缕绕床回。 尘缘巳绝闲无事,抱瓮疏畦手自栽。 注释: 社日:指农历二月十五日的社日。 竹里山堂午后开(社日),樱桃酒熟客频来(樱桃熟了,客人也多了)。 社中人少宜添燕(因为人少了,可以养燕子)。 春半花多总让梅(春天过了一半,花儿多了,梅花自然就退位了)。 昼静棋声连竹响(白天安静的时候
【注释】: 1. 春社散柴桑:春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散柴桑,即在家乡聚会。柴桑(chǎn sāng)是地名,今属安徽无为县,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故乡。 2. 迟回度石梁:石梁是指横跨在山间的石头,这里指渡过江心小岛的石桥;迟回,徘徊不前貌; 3. 饭牛嗟百里:饭,喂。嗟,叹词,表示惋惜、遗憾。百里,形容距离之远; 4. 割肉笑东方:割肉,指杀牲供祭;笑,以笑颜取悦神灵;东方,指东方的神祇
【译文】 燕子来了二月天,家家户户在枫林前祈祷。 香烟缭绕坛中散灵雨,盛盂盛酒豚蹄候神语。 父老们热情地拜社公,只愿今年年岁丰。 年丰不仅衣食饱,官府租税也了了。 官之余事,力耕田,秋报春祈得社钱。 【注释】 1. 社日:指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2. 燕子来时:燕子开始南飞的时候,表示春天来临。 3. 二月天:农历二月,春季。 4. 家家祷社:每家每户都在枫林前祈祷。 5. 祷社:祈祷祭祀土地神
【注释】社日:春分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浓花有信烦风伯,微雨何缘乞社公:春风和煦,花儿盛开,似乎在向人们报信;然而微细的春雨又是怎样祈求社公赐予的呢?社公是古代传说中的土地、五谷之神,掌管着农事活动。莫上高楼看柳色,春愁多在暮山中:不要再上楼去欣赏那美丽的春景了,因为春愁往往在傍晚时分,笼罩在群山之中。 【赏析】此诗写于春天。首句用“有信”、“乞社”等词,以拟人手法,描绘了春花对风伯的依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类题解答时一般从内容主题、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角度思考分析。此诗首联“过雨春泥白”,写春泥被雨水打湿后,泥色变得洁白如雪;颔联“斜飞燕尾纤”,写燕子在春天的泥上斜着飞翔,燕尾纤细如丝;颈联“恰停针线坐”,写诗人正在绣花,绣得正起劲;尾联“自起为钩帘”,写诗人见阳光照进来,便起身拉起了窗上的纱帘,挡住了刺眼的阳光。全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