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郊社鼓响枫林,朝雨方晴晚复阴。
稚子求聪多啖藕,佳人怕拙例停针。
饭争簇巧毋嫌杂,酒正逢时莫厌斟。
为问年年鸿与燕,去来相避果何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社日:社日是指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通常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这个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土地神和农业神。
四郊社鼓响枫林:这句话描述的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四郊的鼓声在枫林中响起的情景。鼓声象征着喜庆和热闹。
朝雨方晴晚复阴:这句话描述了一天中从早晨到晚上的变化。早上下雨后天气变得晴朗,到了傍晚又下起了雨,天空再次变得阴暗。
稚子求聪多啖藕:稚子指的是小孩子,这里的“求聪”可能是指寻找聪明的人或事物。“啖藕”是一种传统的饮食方式,即把莲藕切成片,然后煮熟食用。这句诗可能是在说小孩子喜欢吃藕,可能是因为它的口感脆嫩、味道甘甜。
佳人怕拙例停针:佳人指的是美丽的女子,这句话可能是在说一个美丽的女子害怕自己手拙,不敢继续做针线活。这里的“怕拙”可能是指害怕自己的手艺不够熟练。
饭争簇巧毋嫌杂:这句诗的意思是吃饭时,人们喜欢选择那些看起来更加精致、美味的食物,而不是那些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这里的“争簇”可能是指人们争相赞美那些美食,而“毋嫌杂”则是指不要嫌弃食物的杂乱。
酒正逢时莫厌斟:这句话的意思是饮酒时,正好赶上了好时节,不要因为喝酒而感到厌烦。这里的“逢时”可能是指正好赶上了一个好时机。
为问年年鸿与燕: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询问每年春天的时候,大雁南飞燕子北归的景象是否还存在。这里的“鸿”可能是指大雁,“燕”可能是指燕子。
去来相避果何心:这句话可能是在说,每年春天的时候,大雁南飞燕子北归的景象都让人感到惋惜,因为人们总是希望它们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这里的“相避”可能是指互相避开的意思。整首诗通过对社日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自然景象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一些词语也富含深意,如“稚子”、“佳人”、“饭争簇巧”、“酒正逢时”、“鸿与燕”、“去来相避”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