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藏日影微吞吐,道是晴来又似阴。
秋色涵空醒醉眼,雁声到耳引归心。
暴流决岸危桥断,古木堆烟远寺深。
自料短才无用处,任缘不复觅知音。
登楼野望
云藏日影微吞吐,道是晴来又似阴。
秋色涵空醒醉眼,雁声到耳引归心。
暴流决岸危桥断,古木堆烟远寺深。
自料短才无用处,任缘不复觅知音。
注释:
- 云藏日影微吞吐,道是晴来又似阴:形容天空中云层遮住了太阳的光线,使阳光时隐时现,给人一种忽明忽暗的感觉。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猜测或推测,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无常的感受。
- 秋色涵空醒醉眼,雁声到耳引归心:秋天的色彩弥漫在高空之中,使得诗人的双眼仿佛被迷离的景色所唤醒,而远方传来的雁叫声则勾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这里的“涵”可以理解为包容或涵盖,而“醒醉眼”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为秋景而感到的精神振奋和情感波动。
- 暴流决岸危桥断,古木堆烟远寺深: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它冲毁了岸边的堤坝,摧毁了桥梁,使得原本宁静的河流变得汹涌澎湃。远处的树林被烟雾所笼罩,而远处的寺庙则隐藏在深深的雾气之中,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这里的“决”、“危”等词表达了自然灾害的猛烈程度,以及它们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 自料短才无用处,任缘不复觅知音: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有限,无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真正理解和赏识他的人。这里的“短才”指的是诗人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让他在这个世界上立足。而“任缘”则表达了诗人顺应命运、不再追求名利的态度。最后的“不复觅知音”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感慨的作品。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引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的云遮日月、秋色变幻、洪水肆虐等场景,都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迷茫。此外,诗歌也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述,唤起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自我感慨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