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僧智如夜话

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门闲无谒客,室静有禅僧。
炉向初冬火,笼停半夜灯。
忧劳缘智巧,自喜百无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僧智如夜话》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佛教修行的深入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河南新郑人。他曾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但在文学上有着显著成就,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新乐府运动。
  1. 诗歌原文
    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门闲无谒客,室静有禅僧。
    炉向初冬火,笼停半夜灯。
    忧劳缘智巧,自喜百无能。

  2. 诗歌赏析

  •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夜晚与僧人智如的对话形式展开,通过对话展现了他对人生追求和对佛教教义的深思熟虑。
  • 诗中“懒钝尤知命”表达了白居易对自身境遇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 “忧劳缘智巧,自喜百无能”则揭示了白居易在面对生活中的困扰时,常怀感激之心,认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是无能为力的。
  1. 文化影响
  • 《与僧智如夜话》不仅展示了白居易深邃的思想和艺术造诣,也体现了唐代文人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
  • 此诗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白居易及其同时期文人的重要文献之一。

《与僧智如夜话》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生活哲学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白居易作为文学大师的语言魅力,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唐代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