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羡歌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惟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羡歌》是唐代「茶圣」陆羽的一首作品。收入《全唐诗·卷三〇八》,原题为《歌》。因歌中写到六个「羡」字,人们便据此定名为《六羡歌》。《六羡歌》表明了陆羽恬淡的志趣和高风亮节的精神,他不羡慕荣华富贵,念念不忘的是故乡竟陵的西江水。

注解

六羨歌:《全唐诗》题下原注:「太和中,復州有一老僧,云是陆僧弟子,常吟此歌。」

罍(léi):古代器名,青铜制,也有陶制的,用来盛酒和水。《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省、台:汉代尚书台在宫禁之中,其时称禁中为省中,故称台省。入省入台,即从政做官之意。

西江水:即陆羽家乡的水。

竟陵: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

赏析

《因话录》:余幼年尚记识一复州老僧,是陆僧弟子,常讽其歌云:「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