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卷坛

耕荒凿原时,高趣在希夷。
大舜欲逊国,先生空敛眉。
五溪清不足,千古美无亏。
纵遣亡淳者,何人投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善卷坛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位于中国湖南省常德市德山。以下是关于善卷坛的介绍:

  1. 地理位置:善卷坛位于常德市德山最高峰孤峰岭上。这座山峰因“枉山”而得名,山上有浮图和钓鱼矶等景点,是一处风景秀丽之地。
  2. 历史沿革:善卷坛最早建于南宋理宗时期(公元1225-1264年),当时名为“善德观”,并有方志学家祝穆的记载。明代时,此坛再次被立为重要景点,成为“武陵八景”之一,并在明代达到了顶峰。尽管历经多次毁建,但善卷坛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
  3. 文化意义:善卷坛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陈洪谟在明代曾作诗《善卷古坛》表达了对德山的热爱和留恋之情。他写道:“枉山称福地,郡乘托高名。无意居宸极,有主来楚荆。林深青嶂合,坛向白云横。”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
  4. 艺术价值:善卷坛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本身也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作为德山的象征,它见证了历史变迁,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和灵感。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地理历史以及诗词创作的学者而言,善卷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源。

善卷坛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景点,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历史角度来看,善卷坛都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