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唐太师道袭

丱岁便将为肘腋,二纪何曾离一日。
更深犹尚立案前,敷奏柔和不伤物。
今朝荣贵慰我心,双旌引向重城出。
褒斜旧地委勋贤,从此生灵永泰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唐太师道袭》是唐代诗人李建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充满了对前蜀官员唐道袭的深深怀念和对其成就的赞美。以下是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蜀高祖王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人,少无赖,为忠武军卒,稍迁队将。他不仅是一位军事指挥者,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领袖。在平定黄巢之乱期间,他的英勇表现使他成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并在后来建立了前蜀王朝。
  1. 诗歌原文
  • 丱岁便将为肘腋,二纪何曾离一日。
  • 更深犹尚立案前,敷奏柔和不伤物。
  • 今朝荣贵慰我心,双旌引向重城出。
  • 褒斜旧地委勋贤,从此生灵永泰息。
  1. 诗词赏析
  •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唐道袭深厚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诗中“丱岁便将为肘腋”意味着唐道袭在年少时就已经受到王建的特别关照,如同贴身之物一样不可或缺。而“二纪何曾离一日”则表达了两人之间牢不可破的友情和信任。
  • “更深犹尚立案前,敷奏柔和不伤物”描绘了唐道袭处理政务时的谨慎与细致,即使是深夜,他仍然坚持工作,展现出了他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贡献。
  • “今朝荣贵慰我心,双旌引向重城出”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为唐道袭的荣誉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他离开自己的身边感到不舍。
  • 最后两句“褒斜旧地委勋贤,从此生灵永泰息”则是对唐道袭功绩的赞扬,同时也寄托了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继续为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福祉做出贡献。

《赠别唐太师道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唐代政治、文化和社会面貌的珍贵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了解到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还可以深入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