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续尊师

得道任发白,亦逢城市游。
新经天上取,稀药洞中收。
春木带枯叶,新蒲生漫流。
年年望灵鹤,常在此山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续尊师》是唐朝诗人于鹄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禅宗道风的敬仰。

在诗歌的创作背景上,于鹄是大历、贞元年间的诗人,他选择隐居汉阳,曾担任诸府从事。他的诗语言质朴生动,清新可人,题材多涉及隐逸生活和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这种生活背景使得他在创作《寄续尊师》时,能深刻体会到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进而在诗中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寄续尊师》不仅体现了于鹄的文学成就,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唐朝隐逸文化和禅宗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其作品语言朴实无华而又不失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同时,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给予了现代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寄续尊师》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唐代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在追求理想生活方式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