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翁叹

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
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
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
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
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
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田翁叹》是唐代诗人于濆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反映了唐朝末年土地兼并的严重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这首诗不仅是于濆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揭示。以下是对该诗及其背景介绍:

  1. 创作背景:《田翁叹》的创作背景是在唐末时期社会动荡、土地兼并严重的背景下。这首诗反映出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土地制度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 诗歌内容:诗歌通过描写一位辛勤耕作的种桑植树的老农,展现了他一生的勤劳与不幸。然而,由于频繁的徭役和沉重的赋税,老农不得不将辛苦所得的土地卖给富家子弟,以支付官府的苛重税赋。这样的现实使得老农只能发出痛苦的叹息,反映了封建社会阶级对立和人间不平的社会现实。
  3. 诗歌特点:这首诗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而著称,通过对具体人物的刻画,揭示了广泛的社会问题。同时,它也是于濆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4. 后世影响:《田翁叹》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因其艺术成就,也因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它的出现,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

《田翁叹》不仅是于濆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唐代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深入理解这首作品,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