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
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
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
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
春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居》是唐代诗人高鼎创作的一首诗,而非清代作品。这首诗是高鼎在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作。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和自然景物,后半部分则转向描述了人物活动,特别是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春光里放风筝的情景。
《村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日乡村图景。首句“草长莺飞二月天”便生动地勾勒出了春天的景象,青草逐渐生长,黄莺在空中飞舞,整个画面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诗意。接下来的“拂堤杨柳醉春烟”,则是对春风中杨柳轻拂堤岸的画面进行细致描绘,给人一种如画般的美感。而“忙趁东风放纸鸢”则展现了孩子们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放风筝的快乐场景,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童趣和活力。
《村居》不仅仅是一首描述自然美景的诗歌,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诗中所展现的春天景象,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洗礼。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诗人可能也在表达自己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种情感的传达,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描写诗,更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
《春居》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鼎对春天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追求,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诗意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