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费徵君所居

草堂何处试徘徊,见说遗踪向此开。
蟾桂自归三径后,鹤书曾降九天来。
白云事迹依前在,青琐光阴竟不回。
尽夕为君思曩日,野泉呜咽路莓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华山费徵君所居》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这首作品的详细内容:

  1. 诗词原文
    草堂何处试徘徊,见说遗踪向此开。
    蟾桂自归三径后,鹤书曾降九天来。
    白云事迹依前在,青琐光阴竟不回。
    尽夕为君思曩日,野泉呜咽路莓苔。

  2. 诗词鉴赏

  • 《九华山费徵君所居》这首诗歌以描绘九华山费徵君故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 首句“草堂何处试徘徊”便带出了一种迷茫与探寻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居位置的好奇与渴望。随后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费徵君遗迹的描述,如“见说遗踪向此开”、“蟾桂自归三径后”、“鹤书曾降九天来”等,不仅描绘了费徵君遗留下的美景,也体现了他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深敬意和怀念。
  • 诗中的“尽夕为君思曩日,野泉呜咽路莓苔”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怀旧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热爱,以及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九华山费徵君所居》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情感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还体现了其对于历史与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