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

楚圭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
宫省旧推皇甫谧,寺曹今得夏侯婴。
秩随科第临时贵,官逐簪裾到处清。
应笑马安虚巧宦,四回迁转始为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是唐朝诗人罗隐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以及其文学价值:

  1. 作者简介:罗隐(833年—910年),字昭谏,号东海生,越州人(今浙江绍兴),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与杜荀鹤、聂夷中合称“唐末三杰”,以诗歌创作闻名于世。其作品多关注民生疾苦,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刻感慨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2. 诗句原文及译文:楚珪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宫省旧推皇甫谧,寺曹今得夏侯婴。秩随科第临时贵,官逐簪裾到处清。应笑马安虚巧宦,四回迁转始为卿。

  3. 艺术特色:罗隐的诗歌在风格上独树一帜,他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在《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中,诗人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对裴庶子的祝贺之情。诗中的“楚圭班序”指的是古代楚国的官职排序,这里借用来形容被任命者的尊贵;“莫惜良途副圣明”则是劝告裴庶子不必留恋过去的小路,因为他如今已经站在了光明正大的大道上。这些富有深意的表述,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他对时局敏锐的洞察力。

罗隐的《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不仅是一首赞美新任命官员的诗歌,更是唐代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