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
两地干戈连越绝,数年麋鹿卧姑苏。
疲氓赋重全家尽,旧族兵侵太半无。
料得伍员兼旅寓,不妨招取好揶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
两地干戈连越绝,数年麋鹿卧姑苏。
疲氓赋重全家尽,旧族兵侵太半无。
料得伍员兼旅寓,不妨招取好揶揄。
《送王使君赴苏台》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一首送别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好友王使君去苏州台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品原文
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
两地干戈连越绝,数年麋鹿卧姑苏。
疲氓赋重全家尽,旧族兵侵太半无。
料得伍员兼旅帅,不辞辛苦到苏湖。
创作背景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
诗歌鉴赏
首联“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诗人通过描绘东南一带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无限怀念。尾联“料得伍员兼旅帅,不辞辛苦到苏湖”则以伍子胥为例,表达了对朋友不畏艰辛、勇于担当的期许。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又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高尚的品质。
《送王使君赴苏台》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在历史和文化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以及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