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池北雁峰前,罹乱相兼十九年。
所喜故人犹会面,不堪良牧已重泉。
醉思把箸欹歌席,狂忆判身入酒船。
今日与君赢得在,戴家湾里两皤然。
钱唐见芮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钱唐见芮逢》是唐代诗人罗隐所作诗词之一,该诗通过描绘历史沧桑和个人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旧日友情的怀念。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蔡伦池北雁峰前,罹乱相兼十九年。所喜故人犹会面,不堪良牧已重泉。醉思把箸欹歌席,狂忆判身入酒船。今日与君赢得在,戴家湾里两皤然。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乱世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中“蔡伦池北雁峰前”一句,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荒凉、落寞的氛围。而“罹乱相兼十九年”则直接揭示了作者所经历的时代背景和内心的动荡不安。
创作背景:罗隐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据传,黄巢起义后,罗隐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然而,他并未得到真正的安宁,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文学价值与影响:《钱唐见芮逢》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人文情怀的体现。
《钱唐见芮逢》作为罗隐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同时也展示了唐代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艺术才华。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