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北寻徐主簿别业

近依城北住,幽远少人知。
积雪行深巷,闲云绕古篱。
竹花冬更发,橙实晚仍垂。
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郭北寻徐主簿别业”是唐代诗人皎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皎然,唐代著名诗人与僧人,本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为谢灵运十世孙。他的生平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早年出入儒、墨、道三家,安史乱后皈依佛门,与多位文人雅士有交游,如颜真卿、韦应物等。
  • 文学贡献:皎然的诗歌创作以送别赠答为主,语言简淡,格调闲放,对元和诗风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创作成就颇丰,其著作包括《抒山集》、《诗式》等。
  1. 诗歌内容
  • 环境描绘:诗中开篇“近依城北住,幽远少人知”,描写诗人居住的位置较为偏远,少为人知。这样的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高与自赏。
  • 自然景观:“积雪行深巷,闲云绕古篱”。此联通过描绘积雪覆盖的深巷和缭绕于古篱间的闲云,营造出一幅冬日里宁静而又幽美的画面。这不仅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还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 人文关怀:“竹花冬更发,橙实晚仍垂”。“竹花”与“橙实”,都是自然界中的植物,它们的盛开和成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顽强。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友情表达:“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最后一句中的“还共岩中鹤”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寻找心灵慰藉的场景。而“今朝下渌池”,则可能寓意着与友人相聚,共同欣赏清潭碧水的宁静美好。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诗作中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清新脱俗的艺术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共同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 意象运用:诗中的“雪”、“云”、“竹”、“花”、“橙”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与联想空间。它们不仅仅是自然景物,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和隐喻。
  • 语言风格:诗作的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平仄和谐,音韵悠扬。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音乐性又充满节奏感。
  1.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文学流派争艳斗丽。在这样的背景下,皎然以其独特的诗学思想和深厚的佛学修养脱颖而出,成为唐代诗僧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 社会环境:皎然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潜心修行。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世事的淡然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这既是他个人性格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

《郭北寻徐主簿别业》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还是一个蕴含深刻哲理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白。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进一步理解唐代的文化与审美特征,领略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