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孝廉淮西觐省

离袂翠华满,晨羞欲早行。
春风生楚树,晓角发隋城。
野霭湿衣彩,江鸿增客情。
征途不用戒,坐见白波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郑孝廉淮西觐省》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皎然,中唐时期著名僧诗人,生于不详,卒于大历、贞元年间。他与颜真卿、韦应物、李阳冰和顾况等均有交往,时号江东名僧。皎然一生主要居住在吴兴东溪草堂,并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有文集《杼山集》,同时在论诗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如《诗式诗议》等著作。

  2. 诗歌原文:离袂翠华满,晨羞欲早行。春风生楚树,晓角发隋城。野霭湿衣彩,江鸿增客情。征途不用戒,坐见白波清。

  3. 诗歌鉴赏: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友人郑孝廉的深厚情感。首联“离袂翠华满,晨羞欲早行。”描绘了清晨离别的情景,翠华满指皇帝赐的服饰,象征着尊贵与荣耀;“晨羞欲早行”表现了郑孝廉急于赴任的心情。
  • 颔联“春风生楚树,晓角发隋城。”通过春风和晓角两个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宁静的背景,为即将启程的郑孝廉增添一丝期待与希冀。
  • 颈联“野霭湿衣彩,江鸿增客情。”则转入具体的旅途描写,野雾沾湿了郑孝廉的衣装,江边的大雁增添了他的旅途寂寞之感。
  • 尾联“征途不用戒,坐见白波清。”表达了作者的宽慰之情,告诉郑孝廉无需担忧路途遥远,因为他将平安到达目的地。
  • 最后一句“坐见白波清”,以平静的笔触收尾,不仅预示着旅途顺利,也寓意着郑孝廉将来的成就必将如白波般清晰可期。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远方的憧憬。

皎然的《送郑孝廉淮西觐省》不仅是其众多作品中的一篇佳作,也展示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和远方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