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冯游京

北期何意促,蕙草夜来繁。
清月思淮水,春风望国门。
此时休旋逸,万里忽飞翻。
若忆山阴会,孤琴为我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吴冯游京》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吴冯的深厚情谊,还体现了他高洁的志向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皎然(729年—801年),本名谢清昼,唐代著名诗僧,浙江长兴人。他的诗歌创作以五言律诗为主,兼有其他体裁,与颜真卿、韦应物等诗人都有深厚的交往。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禅意,被后人誉为“江东名僧”。

  2. 诗歌原文:北期何意促,蕙草夜来繁。清月思淮水,春风望国门。此时休旋逸,万里忽飞翻。若忆山阴会,孤琴为我援。

  3. 主题内容:这首诗通过对吴冯远游京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他前途的祝福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描绘吴冯启程的背景、旅途的景色以及诗人自己的感受,展现了一种离别时的复杂情感。特别是“若忆山阴会,孤琴为我援”一句,透露出诗人在吴冯离去时,仍不忘旧情,用孤独的琴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支持。

  4. 艺术特色:皎然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如“北期何意促,蕙草夜来繁。”两句中,通过对时间和季节变化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郁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

  5. 鉴赏评价:此诗在形式上严格遵守了五言律诗的规范,音韵协调,对仗工整。同时,诗歌的内容也富含哲理,不仅仅是对友情的歌颂,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和感悟。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感情的抒发,也是对生活哲理的一种探讨和传达。

《送吴冯游京》作为唐代文人皎然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思想内涵上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