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同崔使君论登城楼赋得远山

远山湖上小,青翠望依稀。
才向窗中列,还从林表微。
色浓春草在,峰起夏云归。
不是蓬莱岛,如何人去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同崔使君论登城楼赋得远山》赏析

唐代诗人皎然的《夏日同崔使君论登城楼赋得远山》,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和登高望远之情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精湛技艺,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夏日同崔使君论登城楼赋得远山》中,“远山湖上小,青翠望依稀”开篇便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远山在湖水之上显得渺小但清晰可见,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作者对于自然美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受。随后,“才向窗中列,还从林表微。”两句更是将这种微妙的视觉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精细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山影在窗户里投下的影子,以及它从树林边缘若隐若现的形态,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

“色浓春草在,峰起夏云归。”这两句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的深度,由远及近,由静态转为动态,使得整首诗的氛围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这不仅是对景物的细腻刻画,也是对季节变换的敏锐捕捉。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生活哲理的一种反思。诗人借登高望远之机,表达了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不是蓬莱岛,如何人去稀,这一句更是点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夏日同崔使君论登城楼赋得远山》是一篇充满诗意的作品,其精妙的语言艺术和深邃的思想内容,都让人赞叹不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以及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