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行求瘼,偶与真境期。
见说三陵下,前朝开佛祠。
停舟仰丽刹,绣组发香墀。
咫尺空界色,天人花落时。
盛游限羸疾,悚踊瞻旌旗。
峰翠羡闲步,松声入遥思。
素高淮阳理,况负东山姿。
迨此一登览,深情见新诗。
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
介绍
《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是皎然对袁使君在春天傍晚行走县衙、经过报德寺时的情景的怀念之作。以下是关于这首诗及其作者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僧人和诗人皎然。他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出身于谢灵运的后代。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曾与陆羽同居妙喜寺,并与颜真卿等多位当时名流有交往。皎然因其诗作中蕴含的山水之美及禅宗思想而闻名于世,被称为“释门伟器”。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认可,其作品多被后人传颂。《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诗歌内容概述:《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这首诗以“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作为题目开头,表达了作者对于袁使君在春季傍晚巡视县衙、游览报德寺情景的回忆与怀念。诗中描写了袁使君所到之处,包括三陵之下的佛祠,以及他所停船仰观的佛庙之壮丽景象。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如空界色中的天人花落等,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
艺术特点与评价:《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诗中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淡雅宁静的氛围。其次,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比如,“咫尺空界色,天人花落时”一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佛祠的庄严肃穆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
历史背景与影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朝时期,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有游历四方、吟咏风景的习惯。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皎然个人的文学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唐代文人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的体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