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

鲁公邀省客,贫寺人过少。
锦帐惟野花,竹屏有窗筱。
朝行石色净,夜听泉声小。
释事情已高,依禅境无扰。
超遥长路首,怅望空林杪。
离思从此生,还将此心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成就,而且在情感表达和主题探讨上也具有深刻的内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鲁公邀省客,贫寺人过少。锦帐惟野花,竹屏有窗筱。朝行石色净,夜听泉声小。
  • 翻译:邀请客人到官府中来,而贫乏的寺庙里人来人往却很少。华丽的床帐上只有野花,竹屏风上有小窗户。早晨行走在清澈的石头旁,夜晚听着泉水的声音渐渐变小。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具体时间不详。皎然(799年—869年),字清昼,唐代中期著名诗僧,世称“诗僧”。他的诗歌创作涉及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战争、友情离别等多种题材,其风格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 根据现存资料显示,《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可能是在一次官员间的聚会上创作的。皎然作为诗人的身份,可能应邀参与这一活动,并在活动中即兴吟咏了这首作品。该诗的创作背景也反映出当时文人与官场交往频繁的社会现象。
  1. 文学特色
  • 意境描绘:皎然的诗歌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如“锦帐惟野花”和“竹屏有窗筱”,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场景,还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他善于捕捉自然界的细节,并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一种宁静或孤独的情感氛围。
  • 语言精炼:皎然的诗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例如,“朝行石色净,夜听泉声小”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语言功底。
  1. 主题探讨
  • 友情与离别:此诗通过描写主人与客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彼此的离去,反映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这种友情往往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
  • 自然与超然:皎然的诗歌常常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中的简朴生活,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纷扰的一种超然态度。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往往来源于对自然的感悟,而不是物质的追求。
  1. 文化影响
  • 后世评价:《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被后人广泛传颂,而且多次被收录在古代文学选本之中,成为研究唐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 教育意义:此诗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唐代的诗歌风格和特点,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美和友情的深刻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唐代文化和诗歌艺术的重要资料。通过学习和鉴赏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情感表达以及他们对自然和友情的独特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