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呈吴冯

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他方妙。
还如瞽者望长安,长安在西向东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戏呈吴冯》是唐代诗僧皎然的作品,以七古体裁创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精妙的意象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戏呈吴冯》作为一首古体诗,其体裁属于七言绝句,但与常规七绝不同,它更侧重于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宇宙万物本质的理解。

皎然,字清昼,俗姓谢,是唐代著名的诗僧及茶僧,出生于湖州(今浙江吴兴)。他不仅是山水诗的创始人之一,还著有《诗式》,提出了许多关于诗歌创作的理论见解。他的思想深受佛学影响,主张“心悟道妙”,认为诗歌的创作应超越文字的表面,直指心灵深处。这种思想在《戏呈吴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诗中的意象和隐喻旨在传达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戏呈吴冯》的原文为:“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他方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众生对道的认识的批判。他认为人们往往只知道道存在于别处,而忽视了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同时,“还如瞽者望长安,长安在西向东笑”则用盲人遥望长安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追求外在事物时常常迷失自我的困境。这一句通过视觉上的错觉,进一步强调了内心洞察的重要性。

《戏呈吴冯》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艺术风格也极具特色。诗中的意象丰富且充满象征意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来隐喻人生哲理或社会现象。例如,将长安比喻为盲人的“眼”,暗示了人们往往被外在表象所迷惑,而忽视了真正的目标和价值所在。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体现了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在艺术探索上的非凡成就。

《戏呈吴冯》作为皎然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其卓越的诗歌技巧,更在思想上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它鼓励读者深入探索内心世界,寻找并实现自己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