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寺寄李中丞洪

偶来中峰宿,闲坐见真境。寂寂孤月心,亭亭圆泉影。
□□□满山,花落始知静。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山寺寄李中丞洪》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独白。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皎然(公元729年—公元803年),字清昼,号天池、灵虚等,唐代著名诗人,与颜真卿、李白等人交游甚密。他的诗歌创作涉及佛学、茶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 诗词原文:偶来中峰宿,闲坐见真境。 寂寂孤月心,亭亭圆泉影。满山,花落始知静。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

  3. 诗句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偶尔来到中峰休息时的景象,通过“闲坐见真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其中“寂寂孤月心,亭亭圆泉影”两句,用月亮和泉水作为象征,传达了一种孤独而高洁的意境。最后,“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

《宿山寺寄李中丞洪》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更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如何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