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颜使君真卿登岘山送张侍御严归台

岘首千里情,北辕自兹发。
烟霞正登览,簪笔限趋谒。
黄鹤望天衢,白云归帝阙。
客心南浦柳,离思西楼月。
留赏景不延,感时芳易歇。
他晨有山信,一为访林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陪颜使君真卿登岘山送张侍御严归台》是唐代皎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朝,作者皎然是吴兴人,俗姓谢,字清昼,是唐代著名诗人和僧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所示:

岘首千里情,北辕自兹发。  
烟霞正登览,簪笔限趋谒。  
黄鹤望天衢,白云归帝阙。  
客心南浦柳,离思西楼月。  
留赏景不延,感时芳易歇。  
他晨有山信,一为访林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颜真卿一同登上岘山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留恋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友情,充分体现了皎然的诗才和情感细腻的一面。

皎然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典型的意象和手法,例如“烟霞”和“黄鹤”,这些自然景物不仅美化了诗歌的意境,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留赏景不延”和“感时芳易歇”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感慨与无奈。

从写作背景来看,这首诗是在颜真卿任刺史期间所作。当时皎然作为文人聚集地,与多位文士交往甚密,其中包括李端。因此,皎然的声价得以藉此提升,可见其在当时文坛的影响力。

皎然的生平事迹同样值得关注。他是谢灵运十世孙,幼年入道,后习文于湖州杼山,与陆羽交好。颜真卿为州刺史期间,皎然参与了《韵海镜源》的撰写,并与之结为好友。皎然的作品在当时被赞誉为“释门伟器”,其一生虽短暂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奉陪颜使君真卿登岘山送张侍御严归台》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部充满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作品。皎然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历史人物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唐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作品无疑值得细细品读和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