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山月

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
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待山月》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皎然,字清昼,唐朝诗人,俗姓谢。他是谢灵运的十世孙,出生于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早年出入儒、墨、道三家,安史之乱后出家为僧人。他的诗作以送别赠答为主,语言简淡,格调闲放,对元和诗风有一定的影响。他的作品有《抒山集》、《诗式》等传世。
  1. 诗歌原文
    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
    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

  2. 诗意解析

  • 夜夜忆故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持续思念,无论何时都在心中惦记着朋友。
  • 长教山月待:这句表明诗人常常希望夜晚能有月亮陪伴,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象的喜爱以及对朋友到来的期盼。
  • 今宵故人至:这句话描绘了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老朋友出现在面前,带来了惊喜和喜悦。
  • 山月知何在:“山月”在这里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当朋友到来时,原本陪伴的朋友“山月”似乎也失去了踪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朋友的变迁。

《待山月》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还通过月亮这一意象传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皎然通过这首诗,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细腻波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