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 · 霜降九月中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霜降》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霜降水痕初,秋远时间近。草木变枯荣,虫声送将尽。

人老歌愁苦,天寒思不真。莫嫌新句少,只恨字微尘。
这首诗描绘了霜降时节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变化。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秋季的中期,气温逐渐下降,草木枯萎凋零,虫鸣也渐渐减少。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现象来表达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人老歌愁苦,天寒思不真”两句尤为传神地描绘了霜降时节人们的情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光的流逝,人们的内心常常会感到忧郁和哀伤;而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万物凋零,人的思绪也变得空虚无力。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冷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