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张公洞寄陶校书

步步势穿江底去,此中危滑转身难。
下蒸阴气松萝湿,外制温风杖屦寒。
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
由来委曲寻仙路,不似先生换骨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张公洞寄陶校书》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张公洞的独特风貌,并寄托了作者对陶校书的深情寄语。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方干的生平与成就:方干,字子凌,唐代诗人、文学家,以诗名世,尤善五言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深沉,对后世影响深远。
  • 创作背景与意义:这首诗是在诗人游览张公洞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陶校书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美。
  1. 诗歌原文
  • 步步势穿江底去,此中危滑转身难。
  • 下蒸阴气松萝湿,外制温风杖屦寒。
  • 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
  1. 诗歌鉴赏
  • 意境的营造: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旅途中的困难险阻,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意境。诗中的“步步势穿江底去”和“外制温风杖屦寒”等句子,生动地展现了张公洞的奇特景象和游客在险峻环境中的感受。
  • 情感的表达:诗歌不仅仅是对景致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步步势穿江底去”、“下蒸阴气松萝湿”,这些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 语言的精炼:方干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一个词句都经过精心挑选,使得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同时又不失深意。
  1. 文化价值
  • 自然景观的赞美:方干的这首作品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保护环境,同时也启示人们要有敬畏之心,对待自然界的每一处风景。
  • 友谊的珍贵:诗歌中流露出的友情也反映了古代文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和情感纽带。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为研究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游张公洞寄陶校书》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唐诗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方干的文学成就,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