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闲花不共时,一株寒艳尚参差。
凌晨未喷含霜朵,应候先开亚水枝。
芬郁合将兰并茂,凝明应与雪相宜。
谢公吟赏愁飘落,可得更拈长笛吹。
胡中丞早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胡中丞早梅》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者简介:方干,字雄飞,新定(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多表达羁旅之愁与闲适之意。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小巧,独具一格,尤以《玄英先生诗集》留名后世。
诗歌内容:《胡中丞早梅》通过描述胡中的一株早梅,展示了梅花在寒冷中绽放的顽强生命力和美丽景象。诗中“不独闲花不共时,一株寒艳尚参差”表现了梅花与其他花朵不同,即便在寒冷中也依然独自开放,显得格外鲜艳。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形象化的比喻,如“凌晨未喷含霜朵,应候先开亚水枝”描绘了晨光初照时梅花含霜开放的朦胧美。这种细腻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梅花独特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态度。
文化背景:方干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而著称于世。《胡中丞早梅》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个人经历有关,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逆境中的坚持。
赏析评价: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方干作为诗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情感的寄托。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美学特质和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胡中丞早梅》作为方干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作,更是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典文学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理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