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寄李知诲判官

聚散联翩急复迟,解将华发两相欺。
虽云竹重先藏路,却讶巢倾不损枝。
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
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中寄李知诲判官》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创作于唐文宗太和年间。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方干(生卒年不详),字雄飞,新定(今浙江)人。他的一生颇为传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成功,最终选择隐居在会稽的镜湖。他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2. 诗词原文
    聚散联翩急复迟,解将华发两相欺。
    虽云竹重先藏路,却讶巢倾不损枝。
    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
    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

  3. 诗词赏析:此诗通过描绘雪中的景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聚散联翩急复迟”形象地描述了人事变迁的无常与生活的多变。接下来的诗句“解将华发两相欺”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即岁月无情,白发渐生,友情却如同脆弱的树枝一样,可能随时面临断裂的风险。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雪中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最后两句“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则是对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在雪中独自行走,无人知晓,只有满身的尘埃和被遗忘的记忆。

《雪中寄李知诲判官》不仅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好地领悟到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