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侍御

青冥孤云去,终当暮归山。
志士杖苦节,何时见龙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李侍御》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王之涣:王之涣,字季陵,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王之涣不仅在诗坛上有着重要地位,其诗作也深受后人的推崇和传颂。
  1. 诗歌原文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天高秋月白,军阵戍炉红。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骢。
    时危且须死,慷慨泪沾胸。

  2. 诗歌注释

  • 虏障燕支北:这里的“虏”指的是北方的敌人或敌人的军队,“障”是防御的意思,“燕支”指山名,位于今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北”表明方向。整个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北方边疆的忧虑之情。
  • 天高秋月白:描绘了秋天天空的辽阔和月光的皎洁。
  • 军阵戍炉红:描述了军营中燃烧的火炬映红了天际的景象。
  • 莫学游侠儿:游侠儿指的是那些喜欢行侠仗义的人,这里告诫人们不要学习这类人的行为。
  • 时危且须死:表示在国家危难时刻,应当勇敢地牺牲自己。
  • 慷慨泪沾胸:表达了诗人因感慨而流泪的情感。
  1. 诗歌背景
  • 作者生平:王之涣生活在唐朝初期至中期,其诗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赠李侍御》可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可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或个人遭遇有关。
  1. 诗歌鉴赏
  • 语言风格:王之涣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性。他的诗句通常直截了当地表达情感,不拖泥带水,这种风格使得他的诗歌易于传诵。
  • 意境深远:王之涣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观,通过自然景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的诗歌不仅美丽动人,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1. 诗歌影响
  • 文学地位:王之涣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对王之涣的诗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赠李侍御》不仅是王之涣个人诗歌创作的重要作品,也是唐代诗歌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的诗歌风格和文化特征,同时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