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云暮兮下嵩山,路连绵兮树石间。
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日云暮兮下嵩山,路连绵兮树石间。
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
《和宋之问》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篇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大约在唐中宗神龙年间(公元705年前后),具体创作时间无法确证,因此只能提供一种可能的参考年份。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家”。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被誉为“诗佛”。
《和宋之问》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下巷少行人。
柳堤垂绿水,桃叶漫红云。
别后空惆怅,孤鸿影自怜。
春去秋往老,江流日夜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感。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如苍翠的山峦、潺湲的水声、倚杖的闲适、风中的蝉鸣等,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诗中还包含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这首诗的真伪性尚有争议,但无论如何,它都是王维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