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

苍苍五老雾中坛,杳杳三山洞里官。
手护昆仑象牙简,心推霹雳枣枝盘。
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
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是唐代诗人包佶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包佶,唐代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字幼正。包融子。玄宗天宝六年进士,累官至秘书监。他与韩洄、元琇、李衡等均出于刘晏门下,德宗贞元以后,相继掌天下财利。历汴东两税使,诸道盐铁等使,迁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与兄包何齐名,时称二包,又与父、兄号三包。
  1. 诗歌原文
    苍苍五老雾中坛,杳杳三山洞里官。
    手护昆仑象牙简,心推霹雳枣枝盘。
    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
    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

  2. 诗意解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的“苍苍五老雾中坛”和“杳杳三山洞里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庐山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庐山的自然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 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如“手护昆仑象牙简,心推霹雳枣枝盘”和“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追求。
  • 哲理思考:诗的最后一句“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即尽管年岁已高,但仍怀揣着理想和追求。

《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唐代文学艺术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