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诸判官厅壁

六十老翁无所取,二三君子不相遗。
愿留今日交欢意,直到隳官谢病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戏题诸判官厅壁”是唐代诗人包佶所作,表达了一种对同僚之间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映,更是体现了作者个人情感与抱负的真实写照。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包佶(?~785年),唐代诗人,以《戏题诸判官厅壁》闻名。
  •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
  1. 诗歌原文
    六十老翁无所取,二三君子不相遗。
    愿留今日交欢意,直到隳官谢病时。

  2. 诗歌内容分析

  • 六十老翁无所取:这句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过半百,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不随波逐流。
  • 二三君子不相遗:描述了诗人在官场中虽然遭遇挫折,但仍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支持。
  • 愿留今日交欢意:反映了诗人对当前时刻的珍惜,愿意与朋友们共度美好时光。
  • 直到隳官谢病时:暗示了即使面临官职丧失和疾病困扰,诗人也愿意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1. 诗歌鉴赏
  • 该诗语言平实而富有哲理,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理想的坚守。
  • 诗中的“六十老翁”和“二三君子”等意象,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人品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

“戏题诸判官厅壁”作为唐代诗人包佶的经典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