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

唯有贫兼病,能令亲爱疏。
岁时供放逐,身世付空虚。
胫弱秋添絮,头风晓废梳。
波澜喧众口,藜藿静吾庐。
丧马思开卦,占鸮懒发书。
十年江海隔,离恨子知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是唐代诗人包佶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病痛和困境中的心境以及对远在他乡的友人刘长卿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交流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包佶(726年—800年),字幼正,润州延陵人,唐代诗人。他与兄包何齐名,并称“二包”。包佶曾任职秘书监、刑部侍郎、太常少卿等职,与刘晏有深厚的交谊。
  1. 诗词原文及译文
  • 原文:《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
    唯有贫兼病,能令亲爱疏。
    岁时供放逐,身世付空虚。
    胫弱秋添絮,头风晓废梳。
    波澜喧众口,藜藿静吾庐。
    丧马思开卦,占枭懒发书。
    十年江海隔,离恨子知予。
  • 译文
    只有贫穷和疾病让我与亲友疏远;岁月蹉跎,我被放逐到遥远的地方,人生变得空虚。双腿无力,秋风增加了我的困倦,早晨的头发凌乱不堪;头痛让我无法梳理头发。周围人们的议论纷纷扰扰,而我独自居住在简陋的茅庐中。
  1. 作品风格
  • 这首诗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色,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执着追求。

《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不仅仅是一首诗,它还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个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及其深远的文化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