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三年人日逢鹿

浮世仍逢乱,安排赖佛书。
劳生中寿少,抱疾上升疏。
日暖人逢鹿,园荒雪带锄。
知非今又过,蘧瑗最怜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光启三年人日逢鹿”是司空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探讨这首诗词之前,了解其作者——司空图的背景及时代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司空图(约837年—约908年),唐代诗人、文学理论家,字表圣,号知非子,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人。司空图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沉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光启三年人日逢鹿》便是他在这一时期所创作的作品之一,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和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诗的原文如下:
浮世仍逢乱,
安排赖佛书。
劳生中寿少,
抱疾上升疏。
日暖人逢鹿,
园荒雪带锄。
知非今又过,
蘧瑗最怜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之中,虽然生活困苦,却仍以佛教思想为指导,保持一种超脱与宁静的心态。诗人通过描绘冬日景象,传达出一种孤寂而又不失高远的意境。诗句中的“日暖人逢鹿”和“园荒雪带锄”分别象征着温暖与生机以及荒凉与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光启三年人日逢鹿》不仅是一首反映唐代社会动荡不安背景下诗人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示了司空图的诗歌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唐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